机构编制管理

市委编办“三举措”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

2022-08-22 11:13 作者:编办管理员  来源:市委编办
字体:【    】 打印

近日,市委编办与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和挖潜创新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围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中小学编制管理、创新服务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编制使用效益,促进全市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编制使用效益。一是各县市区(园区)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综合考虑学校布局调整、生源规模变化、教学点、寄宿制学校、高考综合改革等情况,及时动态调整中小学编制。二是结合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统筹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科学合理布局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提高人员编制的集约效益。三是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采取“市管县用”的方式,统筹全市中小学编制使用权,对超编地区核定的动态编制,根据人员消化情况逐步收回进入“周转池”,实现编制资源统筹使用,动态管理。

二、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人员使用效益。一是加强在编教职工管理,全面清理教育管理机构及其他非教学单位占用教职工编制、长期借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帮助工作等情况,从严查处中小学教职工“吃空饷”等问题,开展民办中小学占用公办学校资源清理整顿工作。二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对教职工编制调减后出现超编(岗),且调剂其他事业编制保障确有困难的,原有岗位保持相对稳定,给予3年左右过渡期逐步消化。因工作需要,超编(岗)学校教师交流安排到其他空编(岗)学校的,一般按原岗位等级进行聘用。三是推动人员合理流动,深化“县管校聘”改革畅通城乡教师流通渠道,探索学区制改革,鼓励集团化办学,推动教师跨校、跨学段任教,逐步解决不同学校、学段、学科之间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三、创新管理方式,增加教育服务供给。一是调剂补充编制,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不足的地区,可通过在各地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调剂、岗编适度分离等方式,加强教职工队伍人员补充二是拓宽服务渠道供给,深化后勤服务改革,逐步压缩使用编制的非教学人员比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利用高校等社会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中小学社会实践等课程和教学辅助力量。鼓励支持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和专业艺术人才为中小学提供体育、艺术教育服务。三是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改革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提高课时量和教学实绩在考核评价和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配置农村教师,完善生活补助、职称评审等政策,进一步激发农村教师队伍活力。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