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积极稳妥推进“僵尸”事业单位注销登记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规范事业单位法人依法依规运行,绵阳市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工作难点,积极稳妥推进“僵尸”事业单位注销登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聚力攻坚统一思想。广泛宣传政策,市委编办通过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机构编制业务培训加大对事业单位注销登记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将注销登记的目的和意义、未开展注销登记的风险等内容作为宣传重点,让举办单位和事业单位充分认识注销登记的重要性,切实提升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精准摸清底数,依托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对市本级已登记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摸底和梳理汇总,按举办单位和注销类型进行分类,建立应销未销事业单位台账,严格区分注销适用程序,全面实行销号管理。主动沟通服务,秉持主动靠前服务的原则,提前查询拟注销单位的历史沿革、注销文件依据等,与拟注销事业单位及举办单位进行沟通,全面掌握未注销登记原因,为完成注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精准施策提质增效。落实应销尽销,督促各事业单位和举办单位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在办理过程中,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多、准备材料复杂、清理难度大等问题,核实原职能划转和人员去向情况,缺失资料由举办单位、接收单位等根据实际情况出具情况说明。执行一次办结,编制办事指南,及时公布注销登记申请书填写示例,对注销登记工作操作流程、所需资料、注意事项、时间要求等作出说明,实行一次告知制,网上审核通过再现场提交资料,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确保事业单位注销工作有序推进。通过电话、微信、QQ 等一对一耐心指导,定期跟进注销登记工作进展,对业务办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及时的回应与妥善的解决。推行简易注销,对合并、分立且资产权属清晰、承接关系明确且不涉及诉讼的事业单位法人,采用简易程序及时注销,主动告知服务对象需要准备的资料和操作步骤等,最大限度简环节、减要件、优流程、缩时限,提升服务效率。
三是落实主体压实责任。规范管理制度,印发《绵阳市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管理办法》,将制度建设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根基,着力从制度层面规范事业单位注销程序,确保依法依规、科学高效。压实主体责任,明确举办单位指导和监管责任,要求有关注销单位、举办单位、承接单位以及相关事业单位增强责任意识,将清理规范工作作为机构编制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注销工作。严格逗硬执行,对应办理注销登记的单位,明确办理期限,定期通报进度,对无故未按时间进度完成注销登记工作的,强化举办单位责任担当,将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